科研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护理学院刘民辉教授团队在Alzheimer's & Dementia发表原创性论著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28日 14:43点击:

近日,太阳集团tyc33455官网护理学院刘民辉教授带领的老年健康促进研究团队在神经病学领域顶级期刊Alzheimer's & Dementia(中科院一区,IF: 13.0)发表题为"Sustained frailty remission and dementia risk in older adults: A longitudinal study"的原创性论著。刘民辉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王烁敏为第一作者。该研究获得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中南大学为论文合作单位。

既往研究表明,老年人衰弱状态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然而,衰弱的自然转归是否与痴呆发生存在关联有待进一步证实。该研究基于美国国家健康和老龄化趋势研究(National Health and Aging Trends Study,NHATS)数据库,通过Cox回归分析模型探讨了连续三年的衰弱转归模式(frailty transition pattern)与痴呆风险之间的关联。研究共纳入1931名65岁及以上、基线认知功能正常的社区老年人,其中348名老年人的衰弱状态出现了持续好转(sustained remission)。在平均超过5.8年、最高长达8年的随访期内,有297名老年人发生了痴呆。结果表明,衰弱状态的持续好转会降低痴呆发生风险:与维持衰弱/衰弱前期的老年人相比,衰弱持续好转的老年人发生痴呆的风险降低34%。年龄和性别的亚组分析进一步表明,衰弱持续好转对痴呆的保护作用仅见于80岁以下、男性老年人。

该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明确了衰弱转归是痴呆风险的影响因素。从老年健康管理的角度来看,全科医生及老年科医生可将躯体衰弱纳入痴呆的筛查指标,有利于识别痴呆的高危人群;此外,在制定痴呆预防项目时可将衰弱视为干预靶点,围绕其不同维度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以实现痴呆的早期预防;最后,衰弱转归与痴呆的关系在不同性别、年龄段的老年人群中存在差异,最大获益人群为80岁以下男性老年人,而高龄、女性老年人的获益阈值较高,可适当增加干预剂量以提高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