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集团tyc33455官网付雪艳教授课题组在Phytomedicine期刊(IF=7.9,中科院1区TOP)发表了题为Insights into Q-markers of honey-fried licorice in treating spleen deficiency based on substance and energy metabolism regulation的研究论文,这项研究使用了一种新的策略来明确炙甘草饮片的质量控制指标。研究人员基于炙甘草传统“补脾和胃”的功效,多维整合血清药物化学、代谢组学数据验证了炙甘草的“补脾和胃”作用与机体物质能量代谢途径的调节密切相关,进而明确了炙甘草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是以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作为主要控制标准,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查尔酮C等作为辅助标准。这些发现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药的药理作用和质量控制。
图:研究思路图
中药历史悠久,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医疗保健中,然而中药的质量控制一直是一个难题。甘草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不同的炮制方法会导致不同的功效和应用,但目前的生甘草及炙甘草饮片质量控制指标成分却是相同的。本研究旨在利用中药质量标记物(Q-marker)的发现和研究策略,从炙甘草“补脾和胃”的传统功效研究出发,进行多维度的成分吸收和代谢组学分析,以有效地确定炙甘草的Q-marker。研究人员使用“力竭游泳法+饮食不节”方法建立了脾虚大鼠模型,研究HFL对脾胃的调节作用。通过UPLC-Q-TOF/MS对吸收到血液中的成分进行了检测,并通过代谢组学和成分吸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识别出了HFL的Q-marker。最终明确了炙甘草的Q-marker是以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作为主要控制标准,甘草苷、异甘草苷等作为辅助标准。这项研究对于探索中药药理作用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中药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付雪艳教授为文章通讯作者,夏文鑫为第一作者,该项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2160747、No.81860708)的资助。
复制此链接到浏览器可查看原文
https://doi.org/10.1016/j.phymed.2024.155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