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管理学院成立于2023年4月,由原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的管理学系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科部)合并组建而成。其中,管理学科方向的前身是2002年公共卫生学院开办了管理学学科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08年成立管理学院。2015年,管理学院与公共卫生学院合并成立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2023年4月,管理学科整建制转隶至人文与管理学院。人文社科部的前身是成立于1959年的马列主义教研室。1999年11月,原德育教研室与马列主义教研室合并成立“两课”教学部。2004年12月,在原“两课”教学部的基础上成立人文社科部。2015年5月,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科部)。2023年4月,人文社科部整建制转隶至人文与管理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44人,全日制在校生19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4人、本科生148人。下设办公室等5个内设机构,设有卫生政策与管理、行政管理、医学伦理、文学与艺术、医学心理5个学系。
近年来,学院坚持以特色学科和专业建设为引领,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获批自治区级一流基层教学组织1个,区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门,省部级质量提升工程项目10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8年获批自治区级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示范专业,2020年获批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
强化党建引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完善目标管理体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深化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积极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打造全员育人合力、构建全周期育人途径,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启动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申报工作,探索构建“学科引领、专业驱动、课程融合”的课程群及课程负责人体系。强化自治区级本科一流课程和校级优质示范课程建设、研究生精品课程孵育及建设工作。《人力资源管理(混合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被评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学院挖掘专业特色,抓实思政教育。各课程教师深入凝练课程内涵要义,针对课程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总体规划与设计,选取适宜的教学方法将课程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教学中;制定可行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案,把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课程思政紧密结合。其中,文学与艺术学系以艺术实践活动为载体,将“中国式审美”融入学校美育教育,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专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素养协同发展;医学伦理学系组织参加全国第三届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论坛活动,报送的作品获微视频类二等奖。
提升学术水平,强化社会服务职能
学院申请增设硕士、博士目录外二级学科健康管理学,深化学院与区内外高校学术合作交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互访交流活动,积极筹备医学创新论坛分论坛,举办卫生管理学科学术研讨会。通过第三方评估、决策咨询、卫生管理培训等形式,加强与各级卫生健康、医疗保障、民政等部门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院在心理、伦理、卫生健康领域的咨询与“智库”功能。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评为自治区一流专业建设点,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系被评为自治区一流基层教学组织。先后邀请多名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学术讲座,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长期合作。
以思想教育为主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一贯制培养,全方位进行导学帮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书法鉴赏》《民族舞》等选修课,进行小班授课,强调体验式教学。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院心理辅导站+辅导员+心理委员+宿舍心理联络员”和“群体辅导+个别指导”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学院充分发挥在人文艺术方面的优势特色,承办了“感恩奋进跟党走、共绘民族同心圆”绘画比赛、“学习新思想、担当建新功”汉字书写大赛等6项校级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助推大学生实现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学院苏梅、黄玉珍、马娟三位同学代表学校参加全区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知应会知识竞赛荣获一等奖,在第二届“寻是杯”西北地区大学生公共管理方案设计与决策对抗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接下来,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以实施创新教育为抓手,继续积极探索教书育人的新思路、新方法,有效实施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着力搭建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平台,不断强化高素质人才队伍培养,为建设与医学专业深度交叉融合、特色优势鲜明的一流人文与管理学院而努力奋斗。
(人文与管理学院 文/图)
(编辑:宣传部)